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电话:
13933007414 高老师(微信同号)
19711939228 王老师(微信同号)
培训基地: 1、革命圣地西柏坡 2、石家庄祥泰路66号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坐标上,西柏坡是一座永恒的丰碑。这里不仅是解放战争的总指挥部,更是中国共产党“进京赶考”的出发地。毛泽东同志在此提出的“两个务必”——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,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精神密码。今天,西柏坡红色教育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新时代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,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脉相承,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。
一、西柏坡红色教育:廉政基因的历史源头
走进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,简陋的土坯房、朴素的办公桌椅,无声诉说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。1949年,在革命胜利前夕,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警惕“糖衣炮弹”的袭击,强调“夺取全国胜利,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”。这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,正是当代廉政教育的思想源泉。
西柏坡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以清廉自律赢得民心。周恩来同志坚持用旧钢笔审批文件,朱德同志拒绝更换新军装……这些细节彰显的正是共产党人“勤俭节约、严于律己”的政治品格。今天,西柏坡红色教育通过还原历史场景,让党员干部深刻体会:廉政不是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。
二、中央八项规定:新时代的“西柏坡精神”实践
2012年,中共中央出台八项规定,以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变局”,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志性举措。八项规定与西柏坡精神高度契合:
反对形式主义:如同西柏坡时期“不发空话、只发电报”的务实作风,八项规定严禁文山会海,倡导实干兴邦。
厉行勤俭节约:西柏坡的“小米加步枪”精神,在八项规定中体现为“轻车简从”“精简接待”,杜绝奢靡浪费。
密切联系群众:西柏坡时期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的纪律,今天转化为“深入基层调研”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”的具体要求。
西柏坡红色教育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,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:八项规定不是临时举措,而是对“两个务必”的继承与发展,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路径。
三、西柏坡红色教育:廉政建设的生动课堂
如何让廉政教育入脑入心?西柏坡红色教育创新形式,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:
情景教学: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召开组织生活会,对照“两个务必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。
案例研讨:结合近年来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,分析“糖衣炮弹”的新形式与新挑战。
实践体验:重走“赶考”路,在毛泽东旧居前宣誓,强化“永远在路上”的纪律意识。
这些教育形式,让党员干部不仅“听到”廉政要求,更“看到”历史镜鉴,“做到”知行合一。
结语:从西柏坡到新时代,廉政教育永不止步
西柏坡红色教育是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灯塔。它告诉我们:廉政建设没有完成时,只有进行时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党员干部更需以“两个务必”为镜,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尺,常怀“赶考”之心,常思“破围”之策,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