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电话:
13933007414 高老师(微信同号)
19711939228 王老师(微信同号)
培训基地: 1、革命圣地西柏坡 2、石家庄祥泰路66号在滹沱河畔的青山绿水间,西柏坡这座普通的北方山村,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。70多年前,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全党发出"两个务必"的谆谆告诫;今天,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正将这一红色基因转化为新时代"两个维护"的生动实践,构筑起党员干部精神成长的重要阶梯。
一、历史回响:西柏坡与"两个务必"的精神坐标
1949年3月,在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,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:"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"这一重要论断,不仅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,更是对执政后共产党人精神状态的明确要求。西柏坡时期,我们党在简陋的土坯房里运筹帷幄,用"不发枪、不发粮、只发电报"的方式指挥三大战役,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。这种艰苦奋斗、谦虚谨慎的作风,正是"两个务必"精神的生动写照。
二、时代传承:从历史告诫到政治自觉
走进新时代,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深入挖掘"两个务必"的时代价值,创新教育方式,让历史告诫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。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,学员们通过情景教学重温当年的历史场景;在"赶考"出发地,大家集体诵读"两个务必",感悟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。基地特别设计了"对照'两个务必'找差距"的互动环节,引导学员结合工作实际,查找在作风建设方面的不足。一位来自基层的学员在心得体会中写道:"站在老一辈革命家工作过的院落里,我深刻体会到,'两个务必'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需要终身践行的政治品格。"
三、实践升华:将红色基因转化为"两个维护"的行动自觉
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的创新之处,在于将历史资源与现实要求有机结合。在课程设置上,基地设计了"从'两个务必'看'两个维护'"专题教学模块,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,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做到"两个维护"的历史逻辑和实践要求。在教学方法上,采用"理论讲授+现场体验+研讨交流"的模式,让学员在历史场景中思考现实问题。一位参加培训的厅级干部表示:"通过学习,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做到'两个维护'就是要继承和发扬'两个务必'精神,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。"
四、创新路径:构建新时代党性教育体系
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立足红色资源优势,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。一是打造"沉浸式"教学场景,让学员在历史发生地接受精神洗礼;二是开发"互动式"教学课程,通过角色扮演、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学习效果;三是建立"跟踪式"培养机制,对学员训后实践进行指导评估。近年来,基地年均培训党员干部2万余人次,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成果,为新时代党性教育提供了"西柏坡样本"。
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正以创新的姿态,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。从"两个务必"到"两个维护",不仅是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,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传承的生动写照。在这里,每一位学员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召唤,都能获得精神的洗礼和信仰的升华。正如一位学员所说:"西柏坡之行,让我找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原点,也明确了新时代的奋斗方向。"这或许正是西柏坡党性教育最珍贵的价值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