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西柏坡干部学院官网 返回首页|联系我们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官网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官网

红色故事 当前位置:首页>>红色教育>>红色故事

西柏坡党性教育如何破解"五不"难题?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14:52:17

引言:历史照见现实的教育困境

西柏坡时期,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:"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,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,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。"这一警示穿越时空,在新时代党性教育中演化为亟待破解的"五不"难题:不愿学、不真信、不深思、不践行、不持久。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当代价值,恰恰在于其蕴含的破解之道。


一、历史镜鉴: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原生基因

1948-1949年的西柏坡,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考验。当时的党性教育呈现出三大特征:

1.场景化浸润:在土坯房、煤油灯下开展组织生活,环境本身就成为最生动的教材;

2.问题导向:针对进城后可能出现的享乐思想,超前开展"两个务必"教育;

3.实践检验:将支前动员、土改实践作为党性锤炼的考场。

这种教育模式使"五不"问题无从滋生——在"进京赶考"的历史关头,没有人能作壁上观。


西柏坡党性教育


二、现实挑战:"五不"难题的深层症结

当代党性教育面临的困境,本质上是教育方式与时代特征脱节:

1."不愿学"源于教育内容悬浮,与西柏坡时期"炕头党课"的贴近性形成反差;

2."不真信"来自体验缺失,相比当年"马灯下写入党申请书"的庄严感,现代教育缺乏情感触动;

3."不深思"反映载体单一,未能像西柏坡时期那样将军事民主会转化为思想碰撞场;

4."不践行"凸显知行割裂,与"背着公章办公"的务实作风形成对比;

5."不持久"暴露机制缺陷,缺少西柏坡"每日形势分析"式的常态化制度设计。


三、破解之道:西柏坡经验的当代转化

西柏坡党性教育对"五不"难题的破解,需要实现三个维度的创新:

1.内容重构:从"说教式"到"唤醒式"

开发"三张桌子指挥千军万马"等情景课程,用历史细节引发共鸣

创设"如果我是1949年的驻村工作队"等沉浸式研讨

建立"西柏坡标准"行为清单,将抽象要求具象化

2.方法创新:从"灌输式"到"体验式"

运用VR技术还原七届二中全会场景

设计"挑粮小道"体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项目

开展"对照检查:我的'糖衣炮弹'在哪里"专题组织生活

3.机制保障:从"运动式"到"生态式"

建立"党性体检"年度评估制度

设置"赶考日志"日常记录系统

形成"学-思-悟-行"完整闭环


结语:永恒赶考路上的教育革新

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当代意义,不仅在于传承历史记忆,更在于提供破解现实困境的钥匙。当我们将"土坯房里的民主决策"转化为现代治理能力,把"马灯下的思想汇报"升华为数字化学习社群,"五不"难题自然迎刃而解。新时代党性教育需要这样的西柏坡智慧——既保持"赶考"的清醒,又具备"应考"的智慧,让红色基因在破解时代课题中焕发新生。



西柏坡干部学院 13933007414 高老师(微信同号) 19711939228 王老师(微信同号) 培训基地: 1、革命圣地西柏坡 2、石家庄祥泰路66号 Copyright © 2018-2021 西柏坡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09669号 网站公安部备案号:13010802001430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247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2481号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
扫一扫 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