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西柏坡干部学院官网 返回首页|联系我们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官网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官网

红色故事 当前位置:首页>>红色教育>>红色故事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报告:追寻红色足迹,传承"赶考"精神
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0:50:47

在太行山东麓的青山绿水间,坐落着一个见证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圣地——西柏坡。2023年秋,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,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文化研学实践,在历史的现场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。


一、历史现场的震撼教育


走进中共中央旧址,1948年的时空仿佛在此凝固。军委作战室内,斑驳的木质桌椅、泛黄的作战地图、老式手摇电话机,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。讲解员动情地讲述:"就是在这间不足60平米的土坯房里,党中央用179封电报指挥了三大战役。"我们抚摸着墙上悬挂的作战地图,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电报机的"嘀嗒"声与革命者的心跳同频共振。


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,木质长条凳整齐排列。站在这个历史现场,毛泽东同志"两个务必"的谆谆告诫犹在耳畔:"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"研学小组的党员同学自发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,誓言在古朴的会场中格外铿锵有力。
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西柏坡红色教育 |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
二、文物档案的生动讲述


西柏坡纪念馆内,一件件珍贵文物正在"开口说话"。我们看到:

毛泽东同志批改文件时用的煤油灯,玻璃灯罩上的熏痕清晰可见

周恩来同志使用过的钢笔,笔尖已微微弯曲

朱德同志穿过的打着补丁的军装

手写版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原稿,字迹力透纸背

这些实物史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,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老一辈革命家以惊人的智慧和毅力,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伟业。在"进京赶考"专题展区,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复原场景,让我们对"赶考"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
三、沉浸式体验的深刻感悟


研学期间,我们参与了多项沉浸式学习活动:

"一封电报"情景教学:分组模拟当年军委作战室的工作场景,体验战略决策的艰难与智慧

"红色家书"诵读会:朗读革命先辈的家书,感受铁骨柔情中的信仰力量

"两个务必"主题研讨: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,探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

在岗南水库边的现场教学中,我们了解到这个华北地区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历程。当年建设者们发扬西柏坡精神,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,这正是"赶考"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动体现。


四、新时代的思考与传承


站在五大书记铜像广场远眺,如今的西柏坡村早已旧貌换新颜,但红色基因始终未变。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的交流,我们深刻认识到:

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历史遗产,更是照亮前行的精神火炬

"赶考"永远在路上,每个时代都有需要解答的新考题

年轻一代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,在各自岗位上交出合格答卷

研学结束前的分享会上,同学们纷纷表示:这次实地研学让教科书上的历史变得鲜活可感。一位同学动情地说:"触摸着西柏坡的土墙,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。"


结语:


三天的研学实践,我们不仅用脚步丈量了这片红色土地,更用心灵感悟了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。西柏坡的故事告诉我们: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,而精神的传承需要代代人的实践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,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。



西柏坡干部学院 13933007414 高老师(微信同号) 19711939228 王老师(微信同号) 培训基地: 1、革命圣地西柏坡 2、石家庄祥泰路66号 Copyright © 2018-2021 西柏坡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09669号 网站公安部备案号:13010802001430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247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2481号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
扫一扫 在线咨询